何必寻月来

经常失踪,话很多但绝大多数都不在lof上说。

*故事不重要,感受最重要。

【辛宽】逃

设定:当有人想搞七斋于是从王家下手陷害,宽哥首当其冲要被抓起来要处以极刑时,中心英雄救美并投奔镇守边境的兄长。


  

带着王宽这个伤员一路磕磕绊绊终于来到城下时,他们被拦住了。


  

“我是元仲辛,元将军的弟弟。”“那这位是?”


  

边境卒子,自然不知王家麒麟子的真容,怕只怕王宽这个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二愣子张嘴就把身份暴露了。元仲辛估摸着自己该先下手为强,直接给他编个名字算了,可是身后这位行事端正的君子会不会……


  

心里百转千回也只是短短一瞬间,守卫还在恭恭敬敬地等待回复,却听身后那人处变不惊的声音响起:“在下元叔见。”不知为何,那个“叔”字,他咬的很轻,或许是生平第一次说谎的认识让他有些负罪感?


  

守卫一脸惊愕地来回看着两人,不禁脱口而出:“两位是兄弟?为何相貌……”“他是庶出。”王宽立身行事端正,却也是在世家大族中长大,临时拿捏一下宗族嫡子傲慢的神色,倒也能唬得住人,守卫顿时脑补出元家家主待嫡子与庶子等同,甚至按“伯仲叔季”的次序将小儿子排在一个庶子之后,难怪这位一看就出身不凡的公子提到自己名字时那样不愿意……


  

胡思乱想之际,元王二人已入了城。


  

“不是说不骗人吗?怎么就变成我弟弟了,还是位嫡少爷,嗯?”


  

“并未说谎。我所说的并非叔见,而是孰见。”


  

元仲辛无语,王宽其人,当真是守礼却又不迂腐,耍起无赖简直比他这个真流氓还要气人。


  

王宽又说:“我也有句话想问你。孰以吾为见?”


  

这句话来自《苏武传》,元仲辛平日行事散漫,对学业也不甚上心,整天思考得最多的就是兜里那几块铜板如何养活自己,可是王宽知道这篇文章,他一定记得。


  

不同于一直混迹在三教九流中,入阁后又一直隐藏身份办事的元仲辛,王宽的名字过于惹人注目,所以他便将“宽”字拆开,只留下面的“见”,一如他跪在庭院中看见元仲辛踏月而来时叹了口气——你怎么来了啊——却又难掩欣喜。


  

还有一点,原文的“孰以汝为见”是苏武面对虞常招安,威胁其“过了这村就没这店”时苏武的应答。王宽一向温厚敦和,极少如此尖锐——他在问元仲辛,逃到天高皇帝远的边地,确是苟且偷安的最佳去处,然而国家未定,虽生,何面目以归宋?


  

这一刻,元仲辛之前想说的:“你别回去了,我们在这里一样能保家卫国。朝廷上闹得乱七八糟的就让他们去争吧,陆观年他们会有办法帮你洗脱罪名的。”还有忐忑了一路该如何提出的计划,什么都说不出口了。


  

他只听到自己干涩的声音:“你不是也跟我到这儿来了吗?”


  

“……养好伤后,我会回开封的。”是“我”,他一个人。秘阁作为暗探组织,在明亦需接应,且此人在朝中需得位高权重,方能压得住组织内外的动荡,在纷争中为国效力,以王宽之才,也只有他适合这个角色了,这也是陆观年看中他的理由。然而这个位置也过于危险,比如此时王宽不过只是一普通暗探,却仍被陷害,冠以杀身之罪,何况日后?而元仲辛为人圆滑,像一尾灵活的鱼,随时能不知不觉地滑入大海,不见踪迹,所以他可以留在这里,王宽不能。


  

“行了吧,凭什么你当苏武,我就是虞常了啊?就冲伯仲叔季的排位,从今天起你就是我家的人了,愚兄会保护好你的。”


  

“按年龄算,我应该比你大几个月……”


  

“君子一言,岂容反悔?”


  

王宽侧头看了看搭在自己肩膀上的手,忍不住笑了:


  

“好。”





  

宽哥真的是行不更名坐不改姓hhhhh,感受一下:

1.梁竹:“你又是何人?”

宽哥“太学学子,王宽。”

不怕被当成同伙一起抓起来吗???

2.小景:“你是谁呀?”

宽哥:“王宽。”

不怕被当成流氓被小姑娘打吗???

最后
恭喜宽哥正式成为元(中心)家的人!

评论(5)

热度(251)

  1. 共8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